峥嵘歲月六十載 高瞻遠矚地理人
——記城市與環境學院發展曆程
遼甯師範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前身為遼甯師範大學地理系,是365Bet体育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始建于1951 年11月9 日,也是遼甯省設立最早的地理學本科學科。學院以老學科為基礎,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新學科。近年來形成了以海洋與海岸帶為主要研究區域,以沿海土地利用與土地管理、環境質量評價與規劃、空間遙感技術與地理信息系統等為主要内容的沿海環境和海洋經濟研究特色。
目前,學院設有地理科學(師範)、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地理信息系統、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四個教學系;課程教學論(地理)、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環境科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水文與水資源工程、第四紀地質學和生态學八個碩士點;人文地理學、自然地理學兩個博士點,2010年11月獲批一級學科博士點。建立了地表過程研究中心、空間信息研究中心、區域生态環境研究中心、水文水資源研究中心、國土資源與環境規劃研究中心、人居環境研究中心、區域經濟研究所共七個研究中心(所);光譜色譜分析實驗室、地質地貌實驗室、沉積學實驗室、氣象氣候實驗室、區域生态實驗室、環境監測實驗室、人居環境實驗室、水文水資源模拟實驗室、水環境實驗室、岩土工程實驗室、地理信息系統開發實驗室、地圖與遙感實驗室、數字測量實驗室共十三個專業實驗室。人文地理學科于2003年被批準為省級重點學科;自然地理學科、地理信息系統學科于2008 年被批準為省級重點學科。
城市與環境學院現有教職員工55人,教師48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27人,碩士學位16(其中在讀博士生6 人)人,學士學位7人。學院現有教授19人,副教授19 人,講師12人。
縱觀學院的發展曆程,可以用以下曆史積累、迅速發展和創新提高這三個階段進行綜述:
一、曆史積累階段(1951年~1980年)
遼甯師範大學地理系于1952年9月正式招收二年制專科生。1953年6月東北地區師專調整合并成立大連師範專科學校,仍為地理學科。随着教育事業的發展,1958年7月學校改名為大連師範學院,地理科也發展為地理系,開始招收本科生。自學院建立以來,相繼成立了地質、土壤、植物、氣象、天文等地理科學教學實驗室,在大連地區周邊建立了野外觀測基地,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實驗教學體系。
二、迅速發展階段(1981年~2000年)
自1981年以來,地理科學的科研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和實驗條件有了較大改善。首先,人文地理方向,地理系海洋經濟地理研究室在梁喜新教授、張耀光教授、韓增林教授和栾維新教授的帶領下,參加了大量國家和遼甯省的海洋和海岸帶方向的研究課題,取得了許多重大科研成果,特别是在海岸帶資源開發與戰略研究及城市與港口等問題研究領域處于國内先進水平,填補了我國地理學領域中海洋經濟地理學科的空白,成立了海洋經濟研究所,海洋經濟地理也成為遼甯省重點學科之一,1985年獲批人文地理學碩士點。其次,自然地理方向,在劉國海教授、牟昀智教授和鄭應順教授的帶領下,在區域土壤類型、海島生态環境、濱海地貌等研究領域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組建了天文館、氣象園、環境分析實驗室、14C實驗室,建立了秦皇島、山東煙台、長白山、熊嶽、本溪等野外實習基地。1987年獲批自然地理碩士點。
三、創新提高階段(2001年~至今)
進入21世紀後,經曆了五十年的積累與發展,學院逐步邁向創新提高階段。在地理信息系統方向,通過人才引進,加強了師資隊伍的實力,建立了優秀的學術梯隊。地理系于2000年12月與海洋資源研究所合并成立城市與環境學院。2001年創辦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并成立了地理信息系統實驗室和遙感實驗室。2003年,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碩士學位授權獲批。在水文與水資源工程方向,經過人才引進,2004年創辦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成立了水文水資源工程實驗室。2003年,人文地理學博士學位授權獲批;2006年獲批地理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同時獲批了自然地理學博士學位點。近10年來,我院多個學科獲批遼甯省重點學科。2002年,人文地理學獲批遼甯省重點二級學科;2008年,自然地理學獲批遼甯省重點二級學科;2008年,地理信息系統獲批遼甯省重點二級學科;同年,地理學獲批遼甯省重點一級學科;2009年,地理學獲批遼甯省高水平重點學科;2009年7月,建立地理學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2009年7月,被評為遼甯省地理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009年8月,“地理學” 列入遼甯省“提升高等學校核心競争力特色學科建設工程” (第一層次、高水平重點學科)。2010年,地理科學專業獲批遼甯省省級特色專業;同年,地理學獲批遼甯省一流重點學科。
為了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加快實驗教學改革和實驗室建設,促進優質資源整合和共享,提升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學院早在2007年就正式成立了地理實驗教學中心。
經曆了60年的曆史洗禮,城市與環境學院與遼甯師範大學整體發展同步,以學科發展為核心,不斷地在教學與科研中創新,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受到國内外學術界和國家各級政府的高度評價和重視。60年來,我院的科研實力穩步上升,從“六五”到“十一五”我院承擔了10個國家級重大專項,承擔并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863 項目1項,省部級和地方項目20餘項。同時,我院的多個領域研究成果在國内取得領先的地位。突出表現在:第一,海洋經濟地理研究全國最早、最有影響。在海岸帶資源環境、海洋産業發展與布局、海陸經濟一體化、海洋地緣政治與經濟、沿海港口與物流、濱海旅遊等多方取得了許多海洋經濟地理标志性成果。陸大道院士贊揚該方向團隊為“陸軍海戰隊”。第二,水資源安全和虛拟水戰略研究成果被錄入供國家領導人調閱的《成果要報》;虛拟水戰略将水資源安全與糧食安全問題結合,已取得一系列國内領先成果。第三,第四紀環境演變研究成果已在《Quaternary International》、《科學通報》和《地理學報》等國内外權威刊物發表;組織召開了2008年中國第四紀科學研究學術研讨會。第四,GIS在主體功能區規劃上的應用集成國内領先。基于GIS的遼甯省主體功能區劃試點研究被作為國内唯一的典型由國家發改委在全國推介,主持“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遙感地理信息支撐系統關鍵技術研究”專題六(公開競标)。 近幾年來,多次承辦了大型國内外學術會議,2007年中德區域規劃研究國際學術交流會,2007年海岸帶系統科學與工程學科構建學術研讨會,2007年全國部分高師城市人工地貌研讨會,2008年中國第四紀科學研究學術研讨會,2009年中國GIS協會—GIS與電子政務研讨會,2009年大連海洋經濟地理學術論壇等。
經過幾代遼師地理人的努力,城市與環境學院成為遼甯省内唯一的兼有師範和非師範專業本科教育和碩士、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地理人才培養中心和地理科學研究與地理教育基地。目前,有着良好發展平台的城市環境學院,在高水平的學術帶頭人的領導下,團結合作共同努力,堅持可持續發展,為遼甯省乃至全國培養出更多優秀人才,為社會、為學校的整體發展貢獻力量。
(塗歆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