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科院走出的育人名師
——2010年全國十佳教師張波老師專訪
張波老師的專訪,基本是通過網絡完成的。張老師帶高三,很忙,接受采訪幾乎占用了她僅有的一點休息時間;張老師很熱情,對我的問題總是詳細耐心地作出回答,“一定回答到丫頭滿意為止”,簡單的一句話,馬上使我感覺到了老師對學生的那份親切的愛。
為了當班主任,她改教化學
1995年,張波老師畢業于遼甯師範大學生物系(現生命科學學院),懷着興奮地心情,她來到了本溪市滿族自治縣高級中學任教,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第一次上講台講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我很緊張,多虧之前對着鏡子講過很多遍,不然會忘詞的。”提到成為老師的第一堂課,張老師依然記憶猶新,“現在想想,當時的我想看學生,又不知道看哪,誰都不認識。講課聲音也特别大,就像自己站在講台上朗誦一樣,很滑稽。”然而,就是從這堂雖然緊張但準備充分的課開始,張老師踏上了三尺講台,并且一站,就是16年……
97年,學校缺班主任,剛參加工作兩年的張波老師主動提出要做班主任。然而,在當時高考不考生物的條件下,作為“小科”的任課教師,若想做班主任,則必須改學科。就這樣,本科學生物的她做出了改教化學的決定。當問及為什麼會甯可改教化學也要做班主任時,張老師說:“我覺得一個老師沒有班主任經曆,是不完整的,是有缺陷的。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組織者、引領者,是一個集體的核心人物,學生們很重視班主任,隻有班主任才可以把自己的思想更好地傳給學生。”或許,正是這一份對班主任的執着,奠定了她成功的基礎。
挑戰自己,創造八班奇迹
改教化學的決定做的很容易,但張老師帶第一屆學生的過程卻不是那麼容易。當時的她面臨的困難不僅僅是沒有經驗和重新學習化學知識,對所有學生和家長來說,一個剛剛任教兩年的年輕教師,又是改學科教學,幾乎沒有人能夠信任她,他們給了她太多的打擊和考驗:學生調班、家長挑刺、就連學生聽課的眼神都是審視的、沒有信任的。所有的不信任就像一把巨大的探照燈照在張老師的身上,周圍都是挑剔的目光。“我就好像在刀尖上行走,在冰面上行走,現在想起來都覺得眼淚就在眼睛裡。”
不過,不服輸的張老師面對困難并沒打過退堂鼓。三年的時間裡,張老師頂着壓力與責任,每天和學生摸爬滾打在一起,他們一起學習,一起吃飯,一起跑操,一起流淚,一起歡笑。每天早晨都是5點30分在住宿生起床前到校,每天晚上都是10點鐘和同學們一同離開學校。課上的内容一遍講不明白,她就在休息的或自習的時間再重新講,一遍又一遍,直到大家理解明白為止。
2000年6月7日,高三八班迎來高考,成績出來,學生們發揮得很好,各科成績都是學校第一,高三八班全部同學升入大學,這時大家才知道,張波老師是一個很優秀的教師,有着可以在逆境中崛起的性格,張老師也因此得到了大家的敬佩,“火”了起來。
從“容嬷嬷”到“大美女”
然而,對于讓自己一舉成名的第一屆學生,張老師還是有很多遺憾。那時的她更多的是陪伴和壓制,全天的陪在學生左右,不允許學生犯任何錯誤,常常是教室裡面靜得連掉一根針都能聽見,所有的活動都嚴格要求,連春遊都要求學生做到隊伍整齊……她的嚴厲在學校是出了名的,學生們都害怕她,不敢接近她。也是因為她的嚴厲,學生們叫她“容嬷嬷”。
“學生不感激我,雖然他們升入名牌大學,但我留給他們高中時代的卻是壓抑和壓力。”第一屆學生帶給張老師的除了榮譽,更多的是對教育的反思。張老師意識到了溝通是一門藝術,隻有學好這門藝術,才能更好地工作。于是,張老師開始注重與學生們的溝通,順應學生的心理,站在更高的地方引導他們。走進學生的内心,并以觸及他們心靈的方式教育他們。她經常上網、看很多的書,不斷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她不斷學習新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理念;學生會的她也會,學生學的她也學,學生不學的她還是要學。她和同學們一起聽史地政,一起讨論國家大事;她和同學們一起背文言文,一起品讀勵志文章。她努力使自己充分了解學生,努力使自己融入學生,努力使自己變得完美……
在張老師的努力下,同學們漸漸開始理解她,而且會愛她、會體諒她。在老師的博客上,很多學生留言表示對老師的感激和敬愛,大家說張老師陽光、積極、開朗、有朝氣,并且還會有點浪漫,昔日的“容嬷嬷”不知不覺就變成了現在的“波姐”、“大美女”……
三個班級,一個班主任
從2000年張老師所帶的第一個班級在高考中取得了優秀的成績之後,“好班主任”的稱号便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張老師的稱号。2002年,張老師接任兩個班的班主任,并在2005年高考中以全校第一、第二的成績創造了神話。
2005年,面對學校年輕教師多,班主任不足的情況,張老師擔任了三個班的班主任,教五個班的化學課,還兼學校的課外心理輔導老師。身上肩負着200多個學生的前途和命運,張老師的壓力很大,但認真和對學生的愛支撐着她堅定而又自信地同時帶三個班級,積極努力地工作。在這樣的情況下,張老師對三個班級采取不一樣的管理模式,充分發揮不同班級的不同特長。充分調動班幹部的積極性,和學生幹部一起開展班級活動。激發同學們進行自我管理,給學生幹部分工,之後一起彙總,充分了解每個學生并因材施教。誰也沒想到,三個班級無論是品德、紀律、衛生還是各項活動在全校都是名列前茅,家長們都把能讓自己的孩子進張老師的班當成一種驕傲!
張老師熱愛工作,把班級當作一件藝術品仔細雕琢。正是這樣全情的付出,使她每天都保持充滿激情與活力,以積極的心态面對挑戰,創造奇迹,最終成為了教育領域的一朵鮮豔的奇葩。
“女強人”與“小女人”
很多學生說張老師是一個能夠創造奇迹的老師,她可以一個人帶兩個班、帶三個班,做三個班級的班主任,還可以在那樣的環境中教會學生學習、做人,各班的成績還都很好;她可以一個人做好幾個人的工作,是學校的課外心理輔導老師、是學校的德育教研員、是年輕老師的導師、是家長的老師……所有的角色都很難,但她一樣不落都做到了。她,就是這樣一個很能工作并善于創造奇迹的“女強人”。
這樣一個女強人,在工作的幾年時間被評為1997年校級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2000年縣級優秀教師;2002年市級優秀教師;2004年本溪市班主任技能大賽理科組第一名;2005年本溪市師德标兵;遼甯省師德講演第二名;遼甯省班主任技能大賽金獎;遼甯省骨幹教師;遼甯省優秀班主任;2007年遼甯省骨幹教師、遼甯省優秀教師、遼甯省華育十佳教師;2008年遼甯省特級教師;2009年全國教育系統巾帼建功标兵、全國優秀班主任、全國模範教師;2010年全國十佳教師。此外,她作為“本溪市師德報告團”中作為首席成員,足迹遍布本溪市的兩縣四區……
然而,在生活中,張老師又是個智慧的“小女人”,會經營好自己的家庭和事業。她善于創造家庭的和諧、溝通的順暢,她有懂事的女兒、健康的老人,還有着十幾年如一日地體貼自己的丈夫……
張老師就是這樣一個充滿智慧的女人,她知道對于一個女人最重要的是什麼,她不放棄自己的工作,要做一個好老師;但她也不放棄自己的家庭,要做一個好妻子好媽媽。她努力做一個智慧的女人,既有人生價值的實現又有幸福家庭的陪伴。
名師與母校
提到母系母校,張老師說:“遼師是我驕傲的資本,是我成功的前站。”95年畢業于遼甯師範大學的張老師十分懷念母校,懷念那段在遼師的美好時光,也正是生物系的環境讓她知道了嚴師出高徒,明白了沒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
這些年來,張老師的周圍不斷有遼師的畢業生來工作,有自己的學生到遼師學習。因此,在懷念大學生活的同時,她也一直關注着母校母系的發展,她希望現在的大學生規劃好自己的将來,确定好自己想要做什麼,然後義無反顧、不遺餘力、充滿自信、做好吃苦的準備,最後走向成功。
當被問到在遼師60年校慶之際,最想對母系、母校說什麼時,她回答:“希望遼師永遠是優秀教師的搖籃,希望生命科學學院越來越強大,越來越美好!”
(記者:黃光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