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五年秋,我考入遼甯師範學院中文系并分到六九(屆)二班,全班共有三十三名同學,均來自全省城鄉。光陰荏苒,轉眼已經五十個春秋,同學均已進入古稀之年,思念之情與年俱增。以陸軍、李春燕為代表的十二名大連同學,想同學之所想,向大家發出了舉辦“同學會”的号召,以此慶祝大學入學五十周年,此舉立即得到熱烈響應。令人遺憾的是,原班已有四名同學先後過世,另有七名同學因各種原因未能到會,實際參加二十二人,占全班總人數的三分之二。盡管如此,中文系六九(屆)二班二十幾名同學在經曆了人生風雨洗禮、分别幾十年後尚能在古稀之年聚首大連,這在同年入學的任何一個班級都是獨樹一幟和難能可貴的。
此次“同學會”,東道主大連同學無比熱情,把“同學會”安排在遼師原校址。我們共同參觀原教學樓、圖書館、宿舍樓、食堂……等等,讓大家倍感親切,仿佛穿越時光隧道又回到了五十年前風華正茂的學生時代。同時,孫月秋同學又向大家介紹了改革開放以來母校的巨大變化,讓我們深感驕傲和自豪。
此次“同學會”,大連同學用專車帶我們遊覽了市内許多知名景點,讓我們目睹了大連的滄桑巨變和累累碩果。時間雖短,印象尤深,收獲頗豐。不僅如此,大家還拍下了許多照片,真實記錄了城市的巨變并留下了終生難忘的美好回憶。
此次“同學會”,不是一次簡單的見面會,而是一次真情實感的思想交流會;是一次在經曆“文革”後捐棄前嫌的包容諒解會;更是一次古稀之年有效發揮潛能的經驗交流會。它讓我真正體會到什麼是感情,什麼是包容,什麼是友誼,什麼是人生。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短短兩天,同學情不斷升溫。我看到,大家分手時是那樣的依依不舍,那樣的飽含深情。人生是跋涉,也是旅行;是等待,也是相逢;是探險,也是尋寶;是眼淚,也是歌聲。著名詩人汪國真的這首詩讓我遐想無限、回味無窮。
寫于201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