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甯師大我人生夢想的起飛地
楊蔭凱
1990-1997年,我在遼甯師範大學相繼攻取了學士、碩士學位。7年間,母校把我從彷徨懵懂的農村少年,培育成一個自信樂觀的有為青年。彈指間,離開母校已14年了,但在母校的那些歲月卻清晰得宛若昨日,對母校的眷愛與時俱增、曆久彌堅。靈魂深處,母校是我人生夢想的放飛地,也是我奮勇前行的動力源。或許是當初年輕與認知不深的緣故吧,回首初入遼師、問學七年和學成離開時對母校的感情,可謂一波三折,萬般滋味。值此母校60華誕之際,将我對母校的情感曆路如實陳述以志紀念,并藉此表達作為遼師學子的拳拳之心。
一、冷對遼師,勉強入校
1990年,高等師範學校招錄方式發生重大變革,即由原來的提前單獨招生變為與普通高等院校統一考錄。或許是冥冥中的緣分吧,我在填報高考志願書時,鬼使神差般地在“提前錄取”一欄中寫下了遼甯師範大學。結果,當年我以超過重點大學錄取線幾十分的成績被遼甯師範大學提前錄取,喪失了進入全國重點大學的機會。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我沒有其他同學的喜悅,反而淚流滿面,并對是否去這所學校報到猶豫不決。高中恩師王智全老師安慰我說,“是金子到哪都會發光,四年後再看結果”。正是這句話,鼓起了我去遼師求學的勇氣和決心。
1990年9月15日,我背着行囊帶着極其複雜的心情到遼師地理系報到。9月的遼師,美麗而整潔,印象深刻的是道路邊優雅的梧桐樹、洋溢着燦爛笑臉的同學以及熱情引導我們報到的老師,我的心被這美麗而熱情的校園感染和溫暖,但抑郁的心情并未完全消散,那絲疑慮與彷徨始終萦繞心頭:我将以怎樣一種方式在這個校園走過?這個學校将以怎樣一種方式影響到我的人生?
二、融入遼師,獲益無限
緊張的軍訓後,規範而忙碌的學習生活第次展開。慢慢地,務實嚴謹的校風、學識深厚的老師、親如一家的班集體,讓我開始喜歡上了遼師,并全身心地融入到母校的懷抱之中。或許還是有着那份不甘心,入校不久,在老師們的指點下,我明确地訂立了自己在遼師四年的奮鬥目标:一是考研,二是入黨。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層自然要素與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規律的科學,其範圍涉及地質地貌、水文氣象、地圖遙感、動物植物、區域經濟、社會人文等諸多領域。初入遼師時,梁喜新、張耀光、牟昀智、王淑琴、張大東、王煥令等一批學有所長的老先生們還未退休,韓增林、尹懷甯、栾維新、李躍增、李雪銘等老師正值上升期,先生們深入淺出地講解極大調動了我對地理學的興趣,拓寬了我的視野,并将我一點點引入學海深處。為實現考研目标,我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課餘時間,認真研習課本。難忘多少個周末夜晚,在大學生活動中心和周邊教室的歡樂舞曲中,一個人獨享學習的清苦與甘甜;難忘南院操場邊,校園外水杉林裡,宿舍樓旁路燈下,一個人拿着書卷,徜徉于理想與夢想的天空。“歡樂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當年在母校的那份堅持既是酸澀的,也是快樂的。第一學年,我的學習成績便名列全年級第一名,并因此被授予了校優秀三好學生稱号。四年下來,我基本壟斷了年級學習成績榜首的位置。1993年12月,系領導正式通知我,因學習成績名列第一,在90級89名學生中,我被确定為唯一的碩士保送生。經過面試,恩師張耀光先生史無前例地錄取了我這個保送生。蒼天不負有心人,母校不辜勤奮者,母校和恩師們的公平大愛,讓我品味到了全心投入、勤勉付出的美好結局,也讓我真切踐行了凡事努力、水到渠成的人生真谛。
大學時光,遼師的學生生活豐富而多彩。在愉悅中,我充分領略到了同學間的友情與集體的溫暖;母校嚴肅而規範的學生管理制度,比如早操制度、衛生管理、思想品德教育等則一點點修正了我的言行。在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可下,大學期間,我先後擔任了團支部宣傳委員、團支部書記、系團委副書記等職務,組織協調能力得到了全面的鍛煉。1990年10月1日,我莊嚴地寫下了入黨申請書,表達了一個赤子對黨組織的熱愛與向往。1991年,系裡推薦我參加了校入黨積極分子學習班。經過黨組織的精心培養,1993年12月,我被正式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回首這段成長之路,難忘楊希賢、關世洲、張廣鑫等幾位輔導員老師的悉心指導,難忘地理系黨總支、系團委老師的提攜教育,難忘帶着崇敬心情拜讀《共産黨宣言》的青澀,難忘燭光下向黨組織認真書寫思想彙報的真誠。母校莊重而聖潔,賜予我不負人生的堅強動力,也堅定了我奉獻祖國的神聖責任。
讀研三年,學習仍然是我的主旋律。受黨組織和研究生部老師的信賴,我還擔任了地理系研究生黨支部書記和校研究生會秘書長等職務。回首那三年,難忘每天往返于宿舍、圖書館和教室間的忙碌,難忘與同研兄弟在學習生活中的默契與鼓勵,難忘研究生部老師的關懷與信任,更難忘恩師張耀光先生的悉心指導。經過不懈努力,1997年4月,我順利考取了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的博士研究生。作為當年應屆畢業研究生的代表,我在畢業典禮上做了發言,代表全年級同學表達了對母校深深的眷戀與感激。在我即将離校之際,我也收獲到了甜美的愛情,善良而溫柔的愛人同樣也是遼師學生。
遼師7年,母校把一個原本心緒低落的學子,培養成了一個有信心面對人生未來的向上青年,時至今日,我常常後怕,如果當初舍棄遼師,如果沒有母校的培育,我的人生軌迹到底會發生怎樣的變故!由衷感謝母校給予了我那麼多成長鍛煉的機會、那麼多值得終生驕傲的記憶、那麼多奮鬥前行的勇氣。
三、感恩遼師,永遠前行
1997年8月,帶着對母校深深的眷戀,我赴京攻讀博士。讀博期間,面對周邊動辄北大、清華、南大畢業的師兄弟,在遼師的奮鬥經曆讓我沒有自卑。慢慢地經過實踐,我自己和老師都發現,我這個遼師畢業生并不比名校生差,相反在邏輯思維、務實嚴謹、鑽研能力等方面更具優勢。三年下來,我發表的學術論文數量和質量位居全年級之首,并以優秀成績取得了博士學位;同時,我的成功也讓中科院地理所的老師對遼甯師範大學培養的學生充分認可,并相繼招錄了一大批遼師學生。
2000年,我順利考取了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現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地區經濟司的公開招錄崗位,成為了一名國家公務員。在工作崗位上,我很快赢得了領導和同事的認可,在同齡人中較早被提拔到處級崗位。10年來,我已先後7次被評為國家發改委優秀公務員,榮立三等功一次。扪心自問,我知道這一切仍歸功于當年在母校的寶貴經曆,歸功于遼師人踏實耐勞的良好品格。
近年來,利用出差和本科畢業十年聚會的機會,回過母校三次。看到了母校巨大的變化,倍感自豪和欣慰。因為是師生關系,近年來,在北京也能時常能看到韓增林校長,聽他述說母校的發展與困惑,我們的心總為之魂牽夢系。2011年5月,遼甯師大北京校友會成立,我們終于有了一個互訴學子衷腸,謀劃回報母校大計的家”。
七年在校,終生難忘,母校甲子,師恩待償!認真幹好本職工作,不辜負母校培養與期望,是我們這些遼師學子的基本責任,而尋求合适方式盡量回饋母校大愛,也是我們這些遼師學子的終生義務!
真心祝願母校60華誕容光煥發,蓬勃發展!
(作者簡介:楊蔭凱,遼甯師範大學地理系1990級本科生,1994級碩士研究生,2000年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現為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經濟司綜合處處長,遼師北京校友會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