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紀念,永遠的回憶
——追憶導師韓進之
今年是遼甯師大建校60周年。作為一個遼師大培養的學生與教育工作者,我在這裡學習、工作也将近30年。在接近天命之年慢慢攤開過往,才發現有許多珍貴的回憶流淌在時間的河裡,交彙成生命的坐标,訴說着我如陽光般熾烈與執着、又如溪流般清澈而蕩滌的情感。工作之餘,卸下裝飾,整理一下心靈的碎片、記憶的劃痕,摘錄心中一閃而過的思緒。雖然青春不再,光陰漸老,但那些曾經珍藏的時光、生命的烙印卻随着時光的打磨而越發清晰。再重新翻開那些泛黃的日記,散落的書信,如詩的文字,我始終還會記得他,敬愛的導師韓進之先生。
韓進之(1911-1997)先生是遼甯師大的元老之一,更是遼甯師大教育學院的開創者。他在遼甯師範大學60年發展曆史中,作出了自己獨特、應有的貢獻!在工作中他是一名智者,在生活中他是一位長者;在中國心理學界他更是一名仁者。他用自己的情操與人格魅力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們年青的後來人。
1986年7月大學畢業後,有幸成為韓先生的研究生,從此在心理科學的長河中,我一如當年那樣,遵循着韓先生的教誨,在心理科學的領域中作一名踏踏實實的追逐者與墾荒者。
先生離開我們将近14年了,他始終活在我們心裡,成為弟子們永遠的回憶與懷念!
讓我難以忘懷的不僅僅是他的學識,更是他的做人。我讀過許多心理學名家寫的書,這其實都是在完成韓先生布置的作業。他老人家哲學的功底很厚重,每當給我們上課時,總會講一些哲學與心理學方面的原理。然後讓我們針對所學所讀提出問題,并做一回答。當我們解決不了問題時,他也從不當場解答。而是接着提出一些我們沒有想到的問題以引起我們的思考。當我們在課下準備問題的答案時,卻發現,其實答案都隐含在老師所提出的問題中,那時候便會恍然大悟,體會到了老師的用苦良心!因為曆史的原因,韓先生經曆過“文革”的沖擊,也受到當時還是年輕人的系裡個别老師的批鬥。而我作為他的早期弟子恰巧了解了這一段曆史。但韓先生卻以寬容的心去對待這件事。不僅在事業上幫助這位老師,而且也一再教育自己的兒女善待這位老師。對待自己的學生也是如此。
我們總會在元旦這一天,在研究生樓裡其他同學們羨慕的目光中,挺直了腰闆,驕傲而自豪地到老師家蹭飯去!寫到這裡,仿佛又回到了當年的歲月,聞到了川菜的味道。粉蒸肉綿柔入口,東坡肘子滑潤細膩,自腌的泡菜辣脆爽口,釀制的醪糟米酒醇香誘人,還有蠟肉、雜燴兒、豆豉、豆花、八寶飯、大湯圓……看的直讓人流口水。先生很精心地準備着,有時還親子下廚,但真到餐桌上他卻吃的很少,隻是開心地看着我們吃,他總說:“你們吃的高興,我心裡就高興。”現在的我特别願意吃川菜,可能就是當年在先生家裡品嘗到的美味實在太多,難以忘懷吧!每當老師用他那永遠也改不掉的四川話,在樓底下喊着“麗華,到我家吃餃子”時,聽到喊聲的同學們都會學着老師的腔調跟着一起喊。這個場面至今會讓當年許多研究生同學難忘不已。我每次都在大快朵頤後,又打包回到寝室樓,然後學着老師的腔調喊着“誰來吃餃子”!有一些來自吉林等東北的同學們,他們願意吃酸菜。老師家本來冬天就腌漬一缸酸菜,聽了我的說道,從此後,老師家裡每年都腌漬三缸酸菜。那時的我,就像是一個跑運輸的,樂此不疲地、一趟又一趟地穿梭于老師家與研究生宿舍樓。在現在,一顆酸菜不值得一提,但在那個物質匮乏的年代,當我們用煤油爐炖出一鍋酸菜時,大家品嘗的不僅是美食,更感受到了老人家一顆善良的心,體會到了一名仁厚的長者的風範!不論今天到哪裡開會或者學習,上了年紀的同行,當知道我是韓先生的弟子時都會給予我更多的關心與幫助!到現在,學生還在沾老師的光,師愛是大愛!
韓先生一生都在心理學的領域中追求着。1981年,韓先生主持兒童個性發展與培養的研究。當時科研條件較差,經費嚴重不足,但那時,個性的核心問題——自我意識的研究在我國還是空白,科研難度大,許多研究的參與者都曾猶豫不決。但韓先生對科研工作的那種不懈的奮鬥精神鼓舞着大家,帶領教育學院當年的年青學者、教過我的其他老師們開始涉足這個未知的領域。這個研究不僅系統地探讨了我國學前兒童、中小學生、大學生的自我意識發展趨勢及特點,初步探索出适合我國特點的自我意識的理論體系;而且這一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具有了較大的改進和創新。兒童自我意識研究被認為是我國二十世紀發展心理學重大研究成果之一。我國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曾得到過韓先生幫助的北京師範大學林崇德教授,在其《心理學研究的中國化》一文中,曾高度評價韓進之先生當年的研究,認為它超越了原有的研究層次,在建立适合我國國情的新的心理學概念和理論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韓先生每天的生活很有規律,早上五點半準時起床,取牛奶、晨煉、拿報紙,然後靜靜地看書。在臨近生命的尾聲時,還在為學校的事忙乎着、奔走着。尤其是遼甯師範大學的第一個博士點—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博士點的獲得,更是浸透了先生的心血與辛勞!在此基礎上,我們耕耘着,奮鬥着,收獲着!
在我的記憶中,他總是很忙碌,為了他的事業、也為了他的學生。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每當我去看望他的時候,他總是坐在在書房中的靠背椅上,戴着老花鏡,手裡拿着一本厚厚的書,腿上蓋着毯子的背影,陽光透過窗子照在微微發黃的書頁和古銅色的書架上。有時,我不願打斷他的沉思。家人為他端上一杯熱茶,白霧徐徐升騰,而我就坐在旁邊靜靜地等待着。多年後的今天,這些記憶清晰地如同昨日,那溫馨地情景已凝固成一幅永恒的畫面沉澱在我心底!
寫到這裡,我已潸然淚下,仿佛又聽到先生那睿智的話語,看到先生當我回答不出問題時的狡黠的目光。淚水中有對老師的懷念,更有對過去年青歲月以及學習生活的感懷!在此,隻有祝願親愛的老師在天堂過得幸福!先生,來世我們還做師生!
今天,作為弟子的我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每一次的成長與成功都得益于先生的教誨、指導與幫助。先生做學問的風範,淵博的知識,敏捷的思維,泰然的處世觀,為人的寬宏大量,對學生愛在細微、嚴在當嚴的為師之道,這些高尚的人格情操時刻在影響、感染着我。使我在工作中有了“勝似閑庭信步”的信心和勇氣,一直激勵着我在學海中探索和前行。
昔日的點點滴滴曆曆在目,師恩厚重,情意無價!此時,萬般的感念卻澀于筆端,隻有留待于日後的回味與終身的銘記!
今年正逢韓先生誕辰100周年,僅以此文紀念敬愛的老師!
(作者,張麗華,遼師大教育系82級校友,現為遼師大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