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名師風采[返回]

謝景芳

作者:校友總會 發布時間:2012-02-19 11:22:00

追夢——永不言棄  

謝景芳教授簡介:

         1955年4月出生于吉林省洮安縣東升鄉。1982年7月畢業于東北師範大學曆史系,獲曆史學學士學位,1985年7月獲曆史學碩士學位。其後在黑龍江大學曆史系任教。1997年任教授,碩士導師。1998年被評選為“全國三育人先進個人”。同年被選舉為黑龍江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2000年8月調入遼甯師範大學曆史系任教,被聘為教授、碩士導師。2003年2月,當選為遼甯省大連市政協常務委員。

  “讀書、育人、責任、做自己”,這是我與謝景芳教授交流了兩個半小時之後,總結出他的人生之道。謝老師雖然有很多頭銜,可是我還是習慣叫他老師,因為在短短的相處中,我感受到了他的和藹,似乎是我親近的家人。在相處的時候,仿佛時間走的飛快,但是即使接觸時間短暫,我也能感受到謝老師的責任感、書香氣,使我不由自主地靠近,被感染,想去模仿。

艱苦卓絕不言放棄

        挫折、困難是謝老師青年時代處境的代名詞,但是積極、奮鬥、永不放棄卻是他面對一切難題的主旋律。當我問到老師的求學之路時,老師的回憶差點讓我控制不住淚水,因為他的經曆與他的頑強深深地感染着我,使我内心激情澎湃。

        謝老師生活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在文革開始的前四年,老師念完了中學便做了兩年農民,整兩年的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讓老師深感疲憊。終于當上了工人,但卻是人們最不願做的工作——采礦。在環境又差又危險的礦井裡,老師一幹就是四年,但老師憑借着他頑強的意志和奮鬥的精神終于走出困境、走上了治學成才的道路。

        謝老師回憶說,當時他在煤礦時,隻有一個信念,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他與他的工友們的想法不同,因為他覺得不管做什麼,一定要幹好,這就是謝老師的做人準則。老師回憶說,他最不願意的就是換衣服,因為當時環境艱苦,第二天穿衣服時,由于天寒地凍的惡劣環境,衣服幾乎是要試探着往裡穿,衣服涼得貼到身上像針紮一樣。就是在這種環境下,老師還是積極争取下到井底,不為那每月僅有的53元錢,不為那先進榮譽者的稱号,老師說他這麼賣命除了有一份社會責任在,還有家庭責任,為的是偶爾可以多得的一個面包,為的是回到家中與家人分享不可多得的快樂。“當時我把面包帶回家,家裡就像過了年一樣······”老師說的很激動,我聽到這時看着老師,心理有一種說不出的酸楚。

        但即使是在這樣的艱苦環境下,老師也不放棄讀書,因為在當時老師心中已經有一顆種子在慢慢萌芽,那就是從一名礦工變成一位教員,因為老師的父親是一位教員,他對老師的影響頗深。老師在工作之餘會看書,有時還會寫寫記記,甚至還發表一些文章。就是這樣,在文革的最後一年裡,謝老師被調到井口機關作材料員。這時的工作相對輕松了,也有更多的時間去讀書學習了,但是,老師也沒有絲毫怠慢,依舊一絲不苟,将倉庫管理的井井有條。老師說,做什麼都不能苟且,要保持這個好品質,而且凡事都要井井有條。我很是贊同,不禁慨歎老師的做人準則——不苟且、重責任。

堅持不懈成就夢想

        謝老師的堅持終于等來了發光發亮的時候了,1977年國家恢複高考,這一年,老師23歲,老師說這一年是他流淚最多的一年。國家恢複了高考,正好與老師内心的小算盤吻合,老師終于可以離開那每天必須要呆八小時的地方了,這是老師夢寐以求的事情啊!但是,往往天不遂人願,老師雖然得到了高分,幾乎是在大學通知書唾手可得的時候,一個消息似晴天霹靂般将老師生生擊潰了:那就是當時被視為最重要的出身問題。隻因出身不好,老師與夢想的大學失之交臂。

        太多的無可奈何在這一年裡發生,老師繼續在煤礦積極工作,要求進步,要求入黨,但與支部書記的談話又給了謝老師重重的一擊,讓老師終身難忘那一次幾近侮辱的對話。“景芳啊,咱怎麼能要求入黨呢?咱是什麼身份不知道嗎?”老師回憶着當時的情景,我知道,這一句話将一名23歲小夥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說的一敗塗地,我甚至能感覺到老師内心的起伏。

        時間沒有因為誰而停滞不前,又是高考的時候了,78年終于人人平等了,不再考慮出身問題了,一切似乎已經平坦,但知道這個消息時距離高考僅剩下28天,老師幾乎想放棄了,還是父親的一句話激勵了他,甚至影響了老師的一生。父親對他說“機會不是永遠都有的”。就這麼簡短的一句話,道出了無限父愛,同時也激勵了老師的鬥志,終于在老師的不洩努力下,成功考上了東北師範大學曆史系。

        但,似乎老天很喜歡開玩笑,又一次的事與願違,老師本想考取中文系,結果卻上了曆史系,就這樣老師懷揣着激動更多是不解步入了東師的大門。老師一步一步慢慢前行,逐步适應着大學的腳步。在大二時,老師驚奇的發現居然還有研究生,也就在此時,老師立志考上美國史研究生。于是,他便開始努力,把原來作為興趣的讀書一事變成了自己的首要任務,終于在兩年之後,老師讀遍所有美國史的相關書籍,步入了考場。

        結果又一次的背離人願,老師落榜了,雖然專業知識成績第一,可是英語隻有51分,這讓他與所熱衷的美國史失之交臂。但,老天雖然總在捉弄他,可似乎還是在眷顧着老師的。當老師準備提包回家的時候,幸運降臨到老師的頭上,學校要多招幾個研究生,老師榮幸的在此之列,隻是專業是老師幾乎沒有接觸的明清史。這對老師來講,既是幸運又是挑戰。老師頂起壓力,迎難而上,刻苦學習。老師回憶說,剛入研究生的大門,導師就找他,滿眼的不信任地與他交談,問他有沒有興趣,能不能學好明清史,謝老師看着導師的懷疑,很是上火也很是迷茫,但他對老師這樣說“興趣在于培養。”的确,沒有誰天生就對什麼感興趣的,對一件事情的興趣在于你得去了解、學習它,興趣是靠人培養出來的同時興趣也會督促人做得更好。果真,老師沒有辜負任何人,他不斷地看書學習,不斷地汲取營養,甚至是為了一個問題可以堅持不懈研究半年,終于興趣出現了,并一發不可收拾。刻苦鑽研、用心極緻,内心不存在功利地去發展自己的興趣,并且很幸運地以後也從事這方面的教學。謝老師風趣地調侃:“我是幸運的,因為我的興趣正好與社會需要吻合,不用去從事沒有興趣的工作。”

        坎坎坷坷的求學之路,磨練了謝老師的意志;屢受打擊的入黨之旅,止不住謝老師的前行;曲折艱難的青年經曆,成就了謝老師以後的輝煌。

誨人不倦桃李滿園

        幾十載的誨人不倦,成就了滿園的桃李芬芳。謝老師将同學們視如己出,用自己的心在澆灌每一顆種子,培育他們發芽、成才。在幾十年的教學實踐中,謝老師總結出自己的一套方案,那就是要授予學生知識,必須要理解自己所講的科目,要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真的理解,而非照本宣科。這是謝老師的教學之道。與謝老師的交談中,我處處能感受到老師身上的書香,老師閱讀廣泛,使知識變得立體化,可以讓學生感受到他自身的曆史感,讓學生體會所講的内容不是文字,而是一個群體記憶,讓學生穿越時空、設身處地感知曆史。

        “是謝老師給我培養了終生受用不盡的習慣——讀書”,謝老師一名研究生在畢業時寫道。這也道出了謝老師另一教學方法,就是讓學生讀書,鼓勵同學自學,因為一個積極不如多個積極,老師在教學中緻力于培養學生對書的愛不釋手,極力地培養他們終生的學習之道。“與其自己講的風聲雲起,不如讓學生激情澎湃。”“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是謝老師在教學中奉行的宗旨。的确,謝老師有着那樣不凡的經曆,他更懂得如何去學有所成,而且他也知道不學有術是不可能的,所以,他有着自己的教學方法,培養出許多優異學子。

        當我問及我們大學生應該讀什麼樣的書時,老師給了我很大的啟發,老師說:“大學生讀書很重要,要讀知識性強、文筆好的書。因為文以載道,好文才能載好道,好的讀物一定要有美感的存在。而且,你們要根據自己的興趣去選擇适合自己的書,這樣才能有良好的閱讀效果。”回憶起來,我以前讀書似乎有所忽略,我有時過度去追求名著,也不管自己是否有興趣就拿來翻,結果往往适得其反、沒有效果。對于讀書,我是完全相信謝老師的權威,因為謝老師幾十年來如一日,筆耕不辍、從不怠慢,每天寫讀書筆記,甚至在外旅遊也不會中斷。到現在老師的讀書筆記可以累積幾十本書了,我很好奇老師為什麼不出書,老師說;“我隻想安安靜靜地讀書,安安靜靜體會書香為我帶來的感動。”老師的話讓我很是感動,我仿佛可以想象到,一位年過半百的老人,在夕陽餘晖中安靜地讀書作文章、品文品人生的畫面。謝老師把自己比作一個缺乏營養的人,我想說這樣一位有深度學識、有廣泛讀書閱曆的教授,都覺得自己缺乏營養,那麼我們呢?我們更應該緊随其後,走上廣泛讀書之路。

        謝老師的教書育人之道給了我很大啟發,同時也讓我看到了他對于我們後代的關心和呵護,雖然隻是第一次接觸,但謝老師卻再一次帶給我感動。

嘔心瀝血學術有成

        謝老師幾十年來學術研究不斷,曾在《中國史研究》、《民族研究》、《史學月刊》等刊物上發表論文50餘篇,獨立和合作出版學術著作共十餘種。曾獲得黑龍江省社聯優秀科研成果獎2次,省教育廳教學優秀獎2次,黑龍江大學科研成果獎、教學質量獎、教書育人标兵、教學優秀成果獎等15次。大連市優秀成果獎1次;遼甯師範大學優秀教師獎1次。大連市教書育人積極分子、勞動模範;遼甯省優秀教師。

        當我問到最近正在進行的研究時,我知道了從2004年起,謝老師接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最大的曆史學工程——《新修清史》的編寫。這項工程十分浩大,工程共分22項,遼甯僅有一項半,其中謝老師承擔一項,經費92萬元。可以說,老師在接下來的六年裡嘔心瀝血、緊張對待,隻為将自己所承擔的嘉慶有關内容做到盡善盡美,隻為對得起自己擔當的那一份責任,隻為自己心中那做什麼都要做好的信念。在這期間,老師因為心髒問題,做了三次手術,但術後仍然筆耕不辍,盡心盡力地完成自己的那份工作。這是一種多麼偉大的精神啊,一種多麼令人欽佩的意志啊,當老師輕描淡寫地說他生病時,我再一次深深折服,我由衷感歎老師的精神與責任感。

        如今這項工作已經進入驗收階段,老師沒有因此而停滞,依舊是繼續自己的興趣,繼續讀書、記錄、寫學術論文。在此之後的短短時間裡,老師又寫出了4篇與清入關前和慈禧太後有關的論文,很是令人欽佩。

        謝老師嚴謹治學的精神令人感動,為了學術夜以繼日地努力令人欽佩。我面對着這樣一位和藹可親、治學嚴謹的老者,内心有着極大的震撼,由衷地感慨老師的不平凡。

提案明星心系百姓

        “你對社會的一份承諾,社會給你的一份責任,你不要把這當做虛的東西。”謝老師對于擔任市政協常委是這樣認識的。謝老師在黑龍江大學任教時,就擔任黑龍江省人大常委,切實為百姓着想,為百姓說話。當調任到遼師後,又擔任大連市政協常委,而且我們學校一共有三位,其中兩位是校長,可見謝老師的作用舉足輕重。

        政協常委,這是作為一名教師分外之事,不去關切也無可厚非。然而,謝老師卻用他那滿滿的責任心、豐富的閱讀知識和善于發現世界的眼睛頂着壓力,承擔起了這份來自人民的責任。

        謝老師切實關注民生,為百姓說話,每次開會都會帶去許提案,被大家稱為“提案明星”。謝老師提出的好案子比比皆是,今年剛剛提出“大連殡葬制度改革”議案,引起極大關注,老師通過十幾年的親身觀察以及對國内外所作的大量調查,提出了“經濟陵墓、懷念牆”等可行方案,為大連青山綠樹赢得生存的權利。去年,謝老師提出舉辦“大連讀書活動月”,提高大連的軟實力,使大家心靈淨化、心靈完美。果真,大連市定4月23日至5月23日為讀書月,老師的提案得到認可和重視。還有馬欄河整治問題、清理城市小廣告問題等等,謝老師對于大連這座城市貢獻頗多,切實為人民解決了問題。老師說:“我既然已經接受,就要做好,要認真對待社會給你的責任,同時,還要讀書,因為讀書可以梳理複雜頭緒,使你頭腦清晰。”謝老師的一言一行,都使我感受到他的責任感與對于書籍的渴求,而且,在短短的兩個小時的接觸中,我似乎已經被他的責任感與讀書意識所感化,并一步步向着謝老師的方向努力前行。

關愛學子悉心寄語

       “别浪費那如花似玉的好年華。”這是謝老師送給我們的話,老師接着風趣地說,“學生不是學會生存,但是是學然後生,内心要建立自信,不為競争,隻為建立精彩人生。”謝老師對我說,我們必須要好好盡人事,好好享受生命,在奮鬥中感受生命活力。而且,必須要瘋狂閱讀,從書籍中體會治學、人生之道,因為機會從來都是給有準備的人的。

        謝老師親切地說:“世界是你們的,端看你準備好了嗎?”我很有感悟,老師接着說,“人生是一根草,要奮鬥、要發芽,要全心孕育種子、用盡精華,要燦爛成長,即使到了最後枯萎的季節也要無怨無悔。”我深深點頭,注視着老師,細細品位老師為我們提供的人生箴言,我發現老師很是年輕,一點也不像幾近花甲之年的人。老師輕松地說:“因為我每天都面對着有激情活力的你們啊!你們的年齡從未增長,所以我也不曾老去啊!所以,二十幾歲的你們要一直保持着希望、活力和激情哦!”說完,謝老師和我都會心的笑了······

 
Baidu
sogou